2023教资笔试备考:常见材料分析题目汇总(10)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3-02-02责任编辑:zjw2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0.材料:为了解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要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了“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狗、人、鸟是常常在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

问题:

(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

(2)基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应如何实施教育?



【参考答案】

10.(1)4~5岁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一些心理研究表明,5岁左右的幼儿,其分类活动主要是依据物体直接可感知的特性或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根据物体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活动,如果他们自己摸索到分类的标准,他们就会依照这个标准把物品分完。这个年龄段幼儿的主要分类能力发展特点表现为:①提高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的能力。他们除了能很好地完成3~4岁幼儿的各种分类要求以外,还可以按物体的简单用途和数量特征进行分类。②在比较直观的条件下,这个阶段的幼儿能对类(集)和子类(子集)做比较,也能很初步地理解总类与子类之间的包含关系。但这一理解仅是初步的和不稳定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类包含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幼儿理解总类与子类的关系还处于初期阶段。

材料中中班幼儿的分类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和生活情境简单地进行分类,还不会按照总类与子类之间的包含关系来进行分类。材料中幼儿认为狗、人、鸟是常常在一起出现的,而船不是,这是幼儿利用生活情境来进行分类的;还有的幼儿认为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这是利用物体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2)①创造机会讨论分类的结果。无论幼儿的分类活动简单与否,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体验分类活动的过程,逐步建立类的概念。通过对分类结果的讨论,可以加深幼儿对类概念的理解,也有助于幼儿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理解与体验,可以让他们讨论一下是如何做分类活动的。通过对分类活动的讨论,可鼓励幼儿发现物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②加强分类活动的游戏性。可在活动区域提供大量的可以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玩具与材料。

③利用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分类教育。在一日生活常规中,幼儿活动的各种物品取放都应有一定的归类要求,但归类的标准可与幼儿讨论、协商而定,如提出“这些玩具,咱们按什么来分开放就容易取放、使用呢?”让幼儿自己商定,并讨论出最佳方案。理由可由幼儿自己陈述。此外,幼儿可以对分类的物品制作标签,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对类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分类水平。

④引导幼儿感知并区分“整体”与“部分”。幼儿感知“整体”与“部分”就是幼儿理解“类”和“子类”的关系,同时有助于对类包含概念的理解。具体方法如下:让幼儿发现并观察同一大类物品中的各种物品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对“整体”与“部分”的感知体验。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分类的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幼儿理解类与子类的关系,并说出这样分类的原因,给幼儿创造机会讨论分类的结果。材料中的教师在幼儿分类之后,引导幼儿说出这样分类的原因,这种做法是可取的。还要注意引导幼儿感知并区分“整体”与“部分”。材料中老师选取了四张图片,让幼儿来进行分类活动,理解他们是“类”和“子类”的关系。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