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10月27日)

时间:2022-10-27责任编辑:bjszz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2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洛克

2.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部分补偿无法视物的缺陷。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互补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3.杨老师在教授《难忘的一天》前,根据教材,查阅了相关资料,书写了教学方案,设计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的(  )

A.预设性

B.生成性

C.启发性

D.计划性

4.王明上完语文课后,久久地沉浸在语文课上老师讲的文学作品中,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仍然回味着语文课的内容,不能集中精神听课。这主要与王明的哪一项注意品质有关(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二、教学设计题

《金色的草地》

(1)请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这节课,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2.B【解析】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题干所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A【解析】教学过程的预设是指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教学过程的生成,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发生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题干所述体现了教学过程的预设性。

4.D【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题干中王明的注意没有转移到数学课上,而是停留在上一节的语文课上,这说明王明不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5.D【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是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教学目标:

1.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2.教学难点: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3)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入,揭示目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今天,我们不但要读懂这篇课文,还要初步学会读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体会。要想学会读自己的书,首先得掌握一种本领——读文字,想画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轻声再读几遍课题,看看在你的头脑中会闪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师:只要你展开想象,就能读出自己的味道,读出你自己的书!

(二)熟读深思,品草地之趣

1、学习课文二自然段。

1.自读感受: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呢?(请你展开想象,有滋有味地读读)

2.熟读精思:

那咱们把这有趣的情景演出来怎么样?

(1)分角色,自读自悟:

谁来演哥哥,请读课文的这些句子,试一试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弟弟;没举手的同学起立,请你们自己读读描写弟弟的句子看看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哥哥。

(2)引导读,入情入境:

①指导朗读:你是怎么“骗”住“哥哥(弟弟)的”请你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联系上下文理解“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词句。

将自己独特的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不同的表情、语气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或轻、或重、或急、或慢)。

②合作朗读:

全班起立,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请想象当时的情景,加上自己的表情、动作。

③从同学们兴奋的笑脸中我理解了这句话,一起读读吧!

(课件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板书:带来快乐)

2、学习课文三自然段。

1.看,(出示课件:配音朗诵“有一天……这是为什么呢?”同时出现画面草地颜色随课文内容变化)

2.探究合作:

(1)默读课文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时请注意三点:

①选择一种方式可以画图、做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讲得更明白。

②仔细听别人说,看看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③还有什么不明白请和大伙再讨论、讨论。

(3)汇报: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谁来说一说,注意听,没明白的地方再向他提出。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多元解读,悟作者之情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让我们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爱……)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①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听我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

(课件出示: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②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学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自己的姐妹、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是呀!作者那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把这份爱好好地读出来吧!(指名读)

(四)动笔修改,创意阅读

1.读读这句话“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如果让你改一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_____)你会怎样改?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姐妹、我们最要好的伙伴……)

2.谁来读读自己修改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更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么可爱的、有趣的?”仅仅是因为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快乐吗?(板书:爱)

是呀!正是因为我对草地这片爱,才能让我感受到草地给我带来的快乐,正因为这些快乐使我更爱这片草地。就让我们再读读自己修改的这一段,再次感受人与自然间和谐的爱吧!

(六)板书设计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